中国电力、天然气制造成本是美国的2倍以上

2015/10/28 11:52:56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2013年的研究报告,当时在美国制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在中国高5%。2015年,在美国低成本地区生产已经变得和在中国生产一样经济划算。更令人震惊的是,到2018年,美国制造的成本将比中国便宜2-3%。


中国的制造业成本为何变得这么高?以下是全球电气资源给出的成本对比分析。


1、土地成本:中国是美国的9倍


国内地价是美国地价的9倍,并且美国是永久性产权,我们是50年产权。


2、物流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


国内物流成本是美国物流成本的2倍。以油价为例,中国的油价是美国的2倍,油价高,物流成本也就高。中国还有世界少有的过路费、过桥费,物流成本当然高。


而美国的物流成本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库存费用,二是运输费用,三是管理费用。比较近20年来的变化可以看出,运输成本在GDP中比例大体保持不变,而导致美国物流总成本比例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库存费用的降低。


3、电力/天然气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以上


国内能源成本是美国能源成本的2倍以上。美国除开夏威夷的电价特别贵外(海岛地区没办法),其他州的电价都不贵,以德州为例,其电价折合人民币才2毛钱。


由于我国对电力、天然气直接定价的原因,企业用电用气用油价格居高不下。按国内每吨耗电450度、电价0.76元/度计算,单位生产成本342元,折合55.16美元。美国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单位用电量相应增加10%,每吨至500度,按照电价0.05美元/度计算,单位生产成本25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1.2倍。


4、银行借款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4倍


最便宜的国内借款成本年利率6%,是美国成本年利率2.5%的2.4倍。这是正常的银行借款,如果资金来自年利率超过10%的银行理财产品、年利率15%的私募基金、甚至是年利率20%的民间高利贷,企业不堪重负。


5、配件成本:中国是美国的3.2倍


国内配件成本是美国配件成本的3.2倍。国内设备性能略差,工人操作习惯不良,每吨单位配件成本约100元,折合16.13美元,而美国生产线设备性能较好,工人操作习惯好,每吨单位配件成本5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3.2倍。


6、税收成本:美国税收优惠力度大


在中国,各种税收不断,把企业压得喘不过气。而美国的州政府最看重的是就业,常常给予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比如房产税优惠30年内有效,如果公司达产,30年内将给予3000万美元的税收减免。


7、蒸汽成本:中国是美国的1.1倍


国内用热电厂蒸汽,按每吨消耗蒸汽1.6吨、单价190元/吨计算,单位生产成本304元,折合49.0.美元,美国用天然气锅炉自制蒸汽,按天然气价格为0.48美元/therm、单价14.52美元/吨计算,单位生产成本23.23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1.1倍。


8、清关成本:美国无需支付进出口清关成本


在美国投资办厂无需支付进出口清关成本。国内企业原料均进口,假设进品环节费用不含内陆运费、关税、增值税、仅各类手续成本约为3500元/柜,每柜按20吨装计,则为175元/吨,折合22.58美元/吨。


国内企业成品出口,假设出口环节费用不含陆运费,仅各类手续成本约为1600元/柜,每柜按20吨装计,则为80元/吨,折合12.9美元/吨。如果加上运费等,成本还要大幅增加。


9、人工成本:中国成本优势趋弱


尽管美国劳动力成本是国内劳动力成本的2.57倍,但美国自动化程度高,用工少。国内两条月总产量为4500吨的生产线用工250人,美国设备改进,同产能两条生产线才用工180人。而国内工人工资上涨,中国在人工成本上也占不到任何优势了。


10、厂房建设成本:美国是中国的4倍


美国厂房建设成本是国内的4倍,但十年以上二手厂房价格根据年限则是新厂房的1/8-1/2,而且普遍性能良好。


综上所述,随着国内环境成本,人工成本等持续攀升,国内制造成本的连年大幅攀升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必须想方设法降低制造成本,努力提升“中国制造”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