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国家发改委公告近日批复内蒙古西部电网(下称蒙西电网)输配电价改革试点首个监管周期输配电准许收入和输配电价,新电价机制2015年10月1日起实行。据测算,输配电成本核减释放蒙西大工业电价降价金额约26亿。这是继深圳之后,首个省级输配电价获批,标志着新电力体制改革加速。
由于蒙西电网是内蒙古自治区独立管辖,电力市场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本轮电改也充分借鉴了蒙西模式,因此,蒙西电网改革进入实质阶段,将对其他地区改革试点有进一步指导意义。
发改委称,蒙西电网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用户的输配电价,是我国第一个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测算的、能够直接用于电力市场交易的省级电网独立输配电价,为“放开两头”、推进发电和售电价格市场化创造了必要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蒙西电网800亿规模资产,年售电量1400亿千瓦时,装机容量约5000万千瓦,电力结构为1400万风电,300万光伏发电,少量水电,剩余为火力发电。2006年就开始着手构建蒙西电网电力多边交易市场,2008年底试运行,2010年正式运行,交易电量从大工业电量的10%到现在接近大工业电量50%,参与的发电企业近200家,具备较成熟的输配电价改革条件。
发改委指出,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对蒙西电网企业进行成本监审,核减与输配电业务无关的资产和不合理成本,核减的成本空间主要用于降低蒙西电网大工业电价,降价金额约26亿元。
专家认为,此前获批的深圳电网用电以居民和商业为主,结构单一,基本没有交叉补贴,而蒙西电网包括内蒙古大工业用户、居民和农业用电,蒙西电网分电压等级输配电价考虑了交叉补贴因素,蒙西电网输配电价的获批对其他省区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有更大参考意义。
作为电改范本,蒙西进入电改实质运作阶段,新电改再迈出关键一步。即将下发的电改配套文件《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中不仅仅是深圳,蒙西电网内也会出现实质性运转的售电公司。售电侧改革过程中,电网和地方发电企业最受益,第三方售电公司发展某种程度上受限制。
除此之外,在近期国新办新闻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称,作为深化电改的一项重要新举措,筹建交易平台这项工作已经启动。“我们要实现电价由市场来决定,发电各方要自主交易,很重要的是要有交易的场所和平台,就需要建立专门的电力交易机构。”新一轮电改配套文件公布在即。其中《关于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也是待公布的配套文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