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风光无限好

2017/8/17 9:58:34

为世界上第一个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智能输电于一体的新能源综合示范工程,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以其显著的规模效益和“四位一体”的能源建设示范效应,让昔日“风吹白草天无际,晒着太阳牧牛羊”的塞上高原变身为新能源领域展示国家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

●建立风光储一体化技术标准体系,目前已发布国标13项、行标21项。

●取得专利授权87项,获中国工业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优质投资项目特别奖、中国电力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

●研发风光储联合发电监控系统自动发电控制等7套软件,并申请软件著作权;已发表论文102篇,其中SCI、EI等国内外期刊上收录50篇;编写了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优化配比技术研究等15本技术报告。

8月8日,初秋的北京暑气未消。清晨,记者驱车沿八达岭高速一路北上,来到距离北京200余公里的张北坝上草原。天蓝欲滴,碧草如翠,辽阔的草原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蓝天白云下,一座座高耸入云的风机和一排排熠熠生辉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围的绿色融为一体,呈现出新能源发展的蓬勃生机。

建设绿色工程

战风沙、斗严寒,国网冀北电力建设者发扬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从无到有建起了这项堪称全球新能源领域前沿风向标的浩大工程。

坝上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一句民谚道出了张北特殊的气候特点。这里风大、日照充足、空气纯净,年平均风速每秒6.3~8米,风电资源可开发量4000万千瓦。这里的太阳能资源也极为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2898小时,太阳能资源可开发量3000万千瓦。800年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以8万铁骑打败大金国40万雄兵,由此拉开蒙古帝国征战并称霸欧亚大陆的帷幕。如今,昔日沙场的惨烈荒凉已随历史远去,唯有无尽的风沙和阳光像一座永不枯竭的宝藏永远地留给了后人。

在国家风光储输示范电站综合部副主任杨凯的引导下,我们登上国家风光储输示范电站四层主楼楼顶。极目远眺,一排排光伏板像镶嵌在草原上的颗颗宝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光伏廊道间,蓝天碧野交相辉映。

“这边是一期光伏电站示范区,采用的是最佳倾角固定式,那边是二期示范区……”面对这片占地2700余亩的“试验田”,从2009年10月份工程踏勘就全程参与的杨凯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他感慨地说:“当时,这里就是一片荒山秃岭,冬天最低温度能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因为温度太低,传感器时常失灵……”他指着西北方向一棵葱茏的大树说,“原来那个位置也在规划范围内,但为了让草原多一抹绿色,我们调整了光伏组件的安装区域,绕道保住了这棵大树。”

风沙、严寒、日晒、雨淋……就是在这样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国网冀北电力的建设者们发扬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从无到有建起了这项全球最大的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装置及智能输出四位一体的新能源试验示范工程,其建设成果为加快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世界性技术难题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新能源领域前沿探索和产业升级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