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改革中输配电价改革是整个电改中的“硬骨头”

2017/8/11 9:32:59

在国务院所确定的降成本任务中,价格杠杆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下面的数据绝对让许多人大吃一惊:2016年,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全国降成本规模约1.1万亿元,其中价格主管部门通过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就完成了2500亿元的任务,占比高达1/4。

据了解,围绕降成本,通过价格主管部门的努力,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减轻企业负担已达4000多亿元。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日前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了解到,在国务院今年所确定的全年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的目标中,降低经营服务性收费任务是1700亿元,目前已完成1400多亿元。

降低用能成本,让企业发展更有劲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郑新业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铝是全国最大的电力用户,去年中铝业绩大幅改善,是近年来经营业绩最好的一年。中国铝业2016年的财务年报显示,2016年电解铝外购电280亿度,2016年用电成本为每度0.28元,较2015年的0.34元降低16%左右。

作为企业,中铝所享受到的“红利”源于近年来日益深化的电价改革。事实上,在价格主管部门去年所完成的2500亿元降成本任务中,其中2000亿元是企业的用能成本。7月26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一场以价格改革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上,价格司巡视员张满英表示,到今年6月底,我国省级电网全部进行了输配电价改革,实现了全国的全覆盖。

“改革就是涉险滩,改革就是啃硬骨头。”在张满英的眼中,输配电价改革可谓是“整个电力体制改革中‘硬骨头’中的‘硬骨头’”。通过长达3年的输配电价改革,降低了输配电成本,最终降低了终端用户的销售电价。据张满英介绍,通过严格的成本监审,共剔除电网企业与输配电价不相关的资产、不合理的成本和费用合计1180亿元,占比为14.5%。“输配电价改革后,平均输配电价比现行购销价差平均每千瓦时减少将近1分钱,核减32个省级电网准许收入约480亿元,其中今年为380亿元。”他说。

同时,在电价改革中,价格主管部门大力推进电力直接交易,据统计,2016年,全国电力直接交易规模约为1万亿千瓦时,占电网企业销售电量的23%,每千瓦时平均降低约6分钱,年减轻企业用电成本约600亿元。今年上半年,通过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和蒙西电网营业区范围内的电力直接交易规模达5000亿千瓦时,占电网企业销售电量的比重已经达到22%,同比增长了50%。张满英表示,预计年底全国包括电力直接交易、发电权交易、跨省送电交易等在内的电力市场化规模将达到2万亿千瓦时,占电网销售电量的35%,同比增幅将达到50%。

此外,通过煤电联动,下调燃煤机组上网电价,相应下调工商业销售电价,共下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7.44分钱,其中,2015年4月20日以来,下调销售电价2.5分钱,为企业减轻电费负担83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