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海关、公安部统计数据看,2015年前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17.4万辆,而对应的上牌量累计仅10.8万辆,两者相差近7万辆。针对如此巨大的数据差距,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就公开表示,这非常有可能是新能源车企为了骗补而生产,新能源汽车可能没有交到消费者手中。
我们都知道,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很迅速,但是与国家的疯狂补贴是分不开的。而在这补贴的背后,出现了令人失望的“骗补贴”行为。而部分车企在拿到了补贴以后,依然没什么作为,产品依然没有长进,仿佛这些钱都进了个人的腰包。我们作为纳税人,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上缴一部分给国家,但目前却轻而易举就让这些无良商家骗走,怎能不心寒。
到底什么样的巨额补贴能让所有人都想着去“骗取”?为什么这些钱轻而易举就被“拐跑”了?“骗补贴”行为的根源究竟出在哪?对于新能源汽车如此大规模大力度的补贴,究竟是良药还是鸦片?
谁看着都眼馋的巨额补贴
首先我们来感受一下巨额的补贴政策吧,说实话,每个车企看着都眼馋,因为真的是太多了。我们可以看看下面的表格。请记住,这是中央的补贴,并不包含地方的补贴。
新能源客车2015年补助标准与2013年相同,具体如下:
如果以北京为例,它的补贴标准和中央财政补贴是一样的。一辆纯电续航大于250公里的电动汽车,那么就能获得10.6万元的补贴。而如果是纯电动客车,长度大于10米,就有100万的补贴。
这里可以插一句题外话,为什么插电混合动力的纯电续航里程都要卡到50km以上的下限呢,就是为了获得这一笔补贴。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如此巨大的补贴金额可谓是前所未有的,面对这样巨大的诱惑,很难保证不会有人铤而走险。如果说补贴政策存在一定的漏洞,再加上监管不严,出现“骗补贴”的情况,其实也不难理解。
都有哪些“骗补贴”行为?
前面我们开头已经提到了,出现了7万辆车不知去向,这肯定有问题。目前,一些车企骗取新能源补贴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整车企业全资或参股汽车租赁公司,通过“自产自销”的方式,拿到国家和地方对电动车的补贴;二是由一家汽车租赁运营公司主导,一边采购整车企业,一边与电池企业合作,通过“多采购整车,少采购电池”的方式,从中获取补贴。
租赁公司购买的车辆并没有投入运营,但是这些车辆在上牌之后,补贴已经到手。在两类细分行业,一类是用于共享、租赁的乘用车,一类是用于城市物流的运营类车辆,都有骗补的情况发生。
另一种骗补的操作模式,则是通过第三方运营公司来暗箱操作。有些车辆运营公司,一手牵着产销规模甚小的电动车生产企业,一手与动力电池生 产企业合作,通过将两类公司的产品捏合在一起组成电动车,获得政府补贴,很多车辆“空有牌照”,并没有真正上路运营。
而在这些暗箱操作的环节中,车辆的电池成为“骗补”的关键载体。在电动车上,电池序列号与车架号不存在一对一的关联性,因此一组电池可以放在多个车上使用,以获得多次补贴。
从技术层面讲,由于电池需要多次拆卸,相对于插电充电模式的电动车,换电车型更便于操作,因此更多用来骗补的车辆都是换电式车型,而此类车辆大多为运营车辆,比如通勤车、物流车等。
问题究竟出在哪?
在这个“行骗产业链”里,新能源企业准入、租赁企业资质、电池标号追溯、续航里程等参数要求,如此之多的政府审核环节,全都形同虚设。
这些骗补贴的小作坊,毫无核心竞争力可言,最多从事简单的改装业。与其说是整车生产厂,不如说是山寨修理厂。这些小厂子这两年最拿手的活计,就是将商用车原有的汽油机、柴油机拆下来,换上整装电池。而这些电池必定为换装电池,这样方便整体拆下电池,再装到别的车上继续骗。那个叫什么“豆”的电动车,和现在的三轮电瓶车有啥区别,无非就是多了个轮子,能跑的稍微远点而已。这样就能补贴,真的是太可笑了。
那么第二点,就是监管层面是否严格。而事实是比较令人失望的,对补贴申请和发放缺乏有效监管,也助长了骗补企业的气焰。有些企业实车的技术参数与公告标准严重不相符,照样也能拿到补贴;企业获得的补贴是否用于专门的项目、如何使用,都没有相应的监督管理;而对于违规的企业,管理部门如何处罚,如何回收补贴资金,也没有明确规定。
补贴不是中国独创,但骗补贴却是中国特色
对新能源汽车补贴并非中国首创,但是相较于国外的补贴政策,中国的补贴显得有些粗放、缺乏监管以及审核较弱,导致资金被骗补,这背离了补贴的初衷。有很多人建议,国家应大幅度降低或直接取消地方新能源车补贴,将这部分资金投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
这种简单粗暴的一刀切补贴政策一定存在很大的问题,只不过在制定的背后,一定存在很长的利益链条,换句话说这里面一定是有鬼的,只不过在当下中国国情,这种类似的事情还不可能彻底根治。
行业发展不能依赖拐杖
根据一些数据显示,目前在北上广等重点新能源推广城市,真正走销量的还是公务用车,真正老百姓买来家用的比例非常的低。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在很多地方其实还是政绩工程,换句话说,看似火爆的新能源市场,老百姓并没有实际参与,更多的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
大伙买新能源,也是被逼的